打喷嚏、头疼、流鼻涕、咳嗽……感冒让人浑身难受,一旦得上每个人都盼着快点好。有人把好几种感冒药一起吃,以为会效果加倍,其实,这个举动可能是在冒“生命危险”。
可要注意了!
感冒药的5类成分
治疗感冒的西药种类虽多,但成分大致可分为5类:
1
抗过敏类
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成分,主要用来缓解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等症状。
该类药物可引起嗜睡、疲乏等,从事车船驾驶、登高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者慎用。
2
解热镇痛类
包括对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成分,主要用来缓解发烧、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较为常用,但应注意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坏死、肾衰竭。
3
减轻鼻黏膜充血类
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等成分,主要针对鼻塞、鼻黏膜充血等症状。
该类药物除口服外,还可直接滴鼻或喷鼻,但一般连用不宜超过7天。
4
镇咳类
成分包括右美沙芬等,主要针对咳嗽症状。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大脑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中枢性镇咳药会抑制痰液排出,痰量多者慎用。
5
祛痰类
包括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羧甲司坦等,主要针对痰液多、不易咳出的感冒症状。
如果多种感冒药一起服用,过量时容易造成急性肝肾损伤。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或在一些特殊状态下,如腹泻脱水、应激状态、同时用多种药物的时候,发生急性肝肾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感冒药混搭变“毒药”
感冒药容易过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重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以下几种错误搭配最常见:
扑热息痛+止痛药:
可能引起肝脏损害
扑热息痛不止存在于泰诺、白加黑等感冒药中,也是散利痛等止痛药的重要成分,最好避免同时用含该成分的两类药。
素正堂,以仁为本·正达天下。儿推店版全新升级,“金玉其外,也在其内”。纯中药·无添加,业内品类最多,疗效最突出,最安全有效。素正堂30多款敷贴分类如下:
1炎症系列7款
清热咽扁、腺样体肥大、口腔溃疡、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
2发烧系列3款
感冒退烧、肺炎高热、积食发烧
3感冒系列3款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感冒
4咳嗽系列7款
风寒咳嗽、肺燥咳嗽、伤食咳嗽、阴虚咳嗽、热咳通用、咳喘化痰、防感咳嗽
5脾胃系列10款
消化不良、开胃健脾、食积、伤食、通便、通便(虚秘)、止吐消食、止汗防感、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流涎
6腹泻系列8款
寒湿泻、湿热泻、消化不良伤食泻、婴儿久泻、秋季腹泻、消化不良腹痛泻、急慢性腹泻、急慢性肠炎
7成人保健系列
减肥、急性乳腺炎、失眠、疲劳综合症、滋补气血、月经不调、脏腑祛火等
8其它系列
小儿惊吓、小儿黄疸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