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为“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乙肝和丙肝患者容易发生肝癌吗?如何防治肝病?我们一起听听肝病专家、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铎怎么说。
李铎(右一)及团队看望患者。
多数肝癌为何一发现就“中晚期”常言道,“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这是由于肝脏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一般没有痛感,不像胃肠等器官一旦受损便会出现疼痛等信号。
李铎介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又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负责物质和能量合成、转化及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都在肝脏进行,因此,“劳碌”的肝脏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器官。
在我国,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较常见,它们对肝癌的发生影响深远。其中关键原因是由于肝癌早期没有症状,人们发现时大多已到疾病中晚期。
警惕病毒导致的肝损伤留美博士后、肝胆胰外科专家李铎从事普外临床工作30余年,拥有超1万例手术经验,对腹部肿瘤和良性疾病的外科诊疗颇有研究。他表示,肝脏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器官,特别是病毒、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资料显示,对我国肝病患者影响最大的病毒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如果肝炎长期反复发病,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由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特别是男性在40岁以上,女性在50岁以上,有高载量的乙肝病毒和e抗原阳性,没有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这些患者是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免疫和靶向治疗给肝癌的预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过去的“不治之症”经过综合治疗降期,结果令人惊喜。
早发现早治疗护肝谨记这4点李铎表示,让每个普通人认识肝脏,学会保护肝脏健康,重点防范肝病发生,意义重大。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从小事做起,一起呵护好我们的小心“肝”。
1、定期体检。有肝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等,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完善肝功能、腹部超声检查。普通人群尽量做到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2、注射疫苗,防范肝炎。建议家庭中有乙肝患者的人群,接触血制品者、医护人员等接种乙肝疫苗。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未感染过肝炎的,均应接种。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不吃发霉的食物、注意饮用水清洁;慢性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保持作息规律,年轻人减少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4、不滥用保健品。保健品市场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老年朋友,是保健品使用的主要人群。须重视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提醒老年朋友,医院检查,规范治疗。
李铎表示,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他提醒,若出现厌食、乏力、右上腹疼痛、黄疸(皮肤或巩膜变黄)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尽快检查治疗。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一定要加强早期随访和治疗,积极预防肝癌发生。
文图:庄晓珊李弘毅
编辑:林沁芸
校对:郑曼尼
监制:张会建
※本文为广告推文,所有文字图片及要约责任归于发布商与本号无关,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