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这个恐怖巨兽被发现了杀死它

时间:2024/12/5 14:21:54 来源:男性_男性保健_男性健康网站 作者:佚名

今天我们聊个很玄幻的话题,我们本次的主角怪兽不仅在中国上古典籍《山海经》当中出现过,在近年的考古当中也有他的身影浮现。而我们文中聊的怪物猎人也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二零零四年,哥伦比亚北部有一个叫做塞雷洪的煤矿,矿工在炸矿的时候炸出了一片六千多万年前的化石林。

消息传出以后,一支研究团队火速赶去,研究领队的是约纳森·希洛克和卡洛斯·哈拉米约两位。希洛克是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家,哈拉米约是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研究所的古植物学家。希洛克找到了一块动物的脊椎骨,他开始认为可能是鳄鱼的骨头,但仔细分析以后发现不是,而是一种生活在六千万年前的巨蟒的脊椎骨。这个时间刚刚是恐龙灭绝以后的年代。这块骨头的奇特之处在于尺寸非常巨大,有多大呢,比现在最大的蟒蛇还要大四倍。通过化石估算出来,蛇身在最粗的位置,直径竟然达到了一米。当这头巨蟒张大嘴巴的时候,两个成年人可以轻松地站在他的嘴里,简直就像是从好莱坞科幻片里跑出来的。研究团队把它命名为泰坦巨蟒。

泰坦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当中的巨人,也就是巨大的意思。蛇类专家杰森·海德开始重建巨蟒的身体,海德根据得到的化石做了很多计算,算出来的数值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大的太不可思议。它的计算结果,这条蟒蛇重一点二五吨,比现在最重的蟒蛇还要重四倍,长十四米,和美国的一辆校巴一样长。

这么大的蛇,请问它生活在哪儿呢?研究团队一致认为,由于泰坦巨蟒太大、太重,它没有办法生活在陆地上,只能生活在水中,依靠浮力它才能够行动自如。这种泰坦巨蟒如果缠上了一头犀牛这么大的动物,都可以瞬间把犀牛挤扁。这个挤压力之巨大,就像我们人的胸口上停了一辆七吨重的卡车。

泰坦巨蟒在水中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就连那个时代最凶猛的杀手恐鳄也扛不住他的进攻。恐鳄是一种体长十米,重六吨的巨兽,是一种史前鳄鱼,它专门猎杀大型恐龙,它的咬合力能够达到公斤。泰坦巨蟒可以吞下和它体重相当的未成年恐鳄,然后一年多不用再吃东西。这条泰坦巨蟒可以说是全球的独一份儿,还没有同类品种的化石在别处被发现。但是我们却能够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为他找到一个亲戚。

《山海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洞庭湖里住着一条巨大的蛇,叫做巴蛇,它有多大呢?它一口可以吞掉一头大象,三年后才会排出大象的骨头。平常它在在湖中游荡寻找食物,如果找不到大的猎物呢,渔夫就成了他猎食的对象。所以那些靠水吃水的人们对他是既恨又怕。但是巴蛇的尺寸实在太大,他在洞庭湖里兴风作浪的时候,周围的居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当时的仁君尧帝,也没有办法,只好请求神族大英雄的帮助来对付巴蛇。

这位来自神族的英雄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的名字叫做羿。羿在山海经里是一位类似于希腊神话当中的赫拉克勒斯一样的英雄,完成了好几件大的功绩,比如他射杀了出来为非作歹的九个太阳。注意,这里射太阳的羿和一些史书当中所说的后羿并不是一个角色。这位羿本来是天神神族的成员,他受到天帝,也就是宇宙统治者的委托,下到地上帮助尧对付捣乱的十个太阳兄弟。而另外一个后羿是夏朝时期东夷族的首领。这位羿与赫拉克勒斯在立功之后的待遇是相反的。希腊神话当中的赫拉克勒斯立功之后从半神升级成了神,而羿在射杀了九个太阳神之后就降级成了人。

羿带上自己的装备、弓箭和佩剑,划着一艘独木舟就在洞庭湖里寻找巴蛇。洞庭湖虽然很大,但是毕竟巴蛇的体型也太大,它动静也很大不难发现。羿找到它之后经过一番恶斗终于搞定,巴蛇被除掉了。据说它的骨头居然堆成了一座小丘,现在叫做巴陵。这个巴陵就在今天的湖南岳阳。

考古发现和神话传说都是人类学的素材,两者相联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就是泰坦巨蟒和巴蛇可能是近亲,它们一直生活到这次人类文明的早期,和人类的祖先有过接触,才有羿斩巴蛇这样的故事流传。这个巴蛇的描绘很可能是在泰坦巨蟒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的夸大。但是传说归传说,现实中能有把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线索吗?

现在发现的最接近泰坦巨蟒的化石是非洲巨蟒,它生活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南部,距今大约四千万年前,比泰坦巨蟒出现的时间稍晚。古生物学家估计它的长度也能达到十米,以捕猎长鼻目的动物为食,长鼻目也就是今天非洲象的始祖。但是体型比非洲象要小一些,也就是说大象的祖先曾经是非洲巨蟒的盘中餐。而山海经中的巴蛇也是以大象为食。你看看,最起码从食物链上、从习性上,二者就连上了。

这个非洲巨蟒,可以算是泰坦巨蟒和巴蛇之间的一个过渡了,能够补上一部分缺失的时间线。近一百年来被发现的最长的蛇是二零零六年在印度尼西亚捕获的一条巨蟒,长度据说达到了14.85米,重公斤,好像比泰坦巨蟒差的就不远了,这条蛇被取名为桂花,但是这个测量数值有争议。

另外一个测量数值是接近十米长,通常认为现存的最大蟒蛇是亚马逊巨蟒,生活在南美洲雨林,成年巨蟒的长度能够达到六米,重二百五十公斤。现存巨蟒和泰坦巨蟒相比,差距主要不在长度,而在于粗细。现存的巨蟒身体最粗位置只有三十几公分,而泰坦巨蟒则是达到了一米,差了三到四倍。这个差距决定了他们的体重,也决定了巨蟒身躯的绞杀力。小结一下,从泰坦巨蟒到非洲巨蟒,再到巴蛇和现代巨蟒,这条线似乎能够串上。我们人类的祖先遇上了所剩不多的远古巨兽,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巨兽相对于人类来说实在是过于巨大和凶猛,遇上它只有逃命的份儿,想要和它战斗真的是--寿星公上吊。

传说中的羿能杀死巴蛇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羿手中所拿的不是什么梭镖弓箭这类原始武器,而是某种先进的多的武器。第二种可能是羿也不是我们普通体型的人类。也许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上面讲了羿的来源是落魄的神族。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以扶下国的意思就是帮助人间。彤弓素矰就是说,他所使用的弓箭不是什么原始部落的狩猎工具,而是天界之主,玄天上帝所赐予的神器,有不同于凡间的威力。

其实也就是当时的人们所不了解的某种神秘威力的武器,大概看起来像是一种投射武器,所以用当时人们很熟悉的事物弓箭来命名。在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当中,从天界下到凡间的种族经常表现为巨人。比如希伯来文明当中的《以诺书》就说,堕落天使和人类所生的子女就是巨人。因此神族的大英雄羿很可能也有迥异于常人的体格,不是你我这般细胳膊细腿儿的凡夫俗子。

如果了解大禹治水,那应该知道防风氏也是巨人族,因为怠慢了大禹的命令而被诛杀。(大禹治水的故事见另一篇文章)他们的遗骸在春秋时期被发现,一节骨头就得装一辆车。当时的人们还专门请来博学的孔子来做考古鉴定,这件事情被记载在史书《国语》里面,从来不讲鬼故事和都市传说的孔子对谈巨人族的往事一点儿都不避讳,详细地讲出了出处。可见巨人故事在当时属于显学,就是可以正襟危坐、大大方方来聊的,不属于都市传说系列。

假如巴蛇是泰坦巨蟒这种级别的蟒蛇,它的对手不是你我这样的凡人,而是像防风氏这样身高五到六米左右的巨人族,那就可以交交手了。泰坦巨蟒的体重是在一千到一千二百五十公斤左右,而一个五点五米高的巨人体重估计在六百六十五到七百六十公斤之间。巨蟒和巨人的体重比。大概是不到二比一。现代成年男性的体重通常在七十到九十公斤之间,最重的蟒蛇是在一百三十到一百八十公斤之间,蟒蛇和人类的体重比也不到二比一。只不过现代人如果拿着棍棒、梭镖之类的武器去和现代巨蟒搏斗,也是有去无回,得需要一些厉害点的狩猎武器。去和巴蛇搏斗的羿就算体格迥异,他要拿着原始武器也是送上去的一块肉,他也得有点上古黑科技才有胜算。也就是《山海经》里天帝给他的彤弓素矰。

关于巨人的存在,从现有的一些发现看,似乎也超出了羿和防风氏所生活的时代。甚至和泰坦巨蟒同样古老。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名叫做哈维尔·卡布里拉的秘鲁医学教授宣称,他在秘鲁纳斯卡平原附近的一个村庄发现了一些雕刻有神奇图案的古代石头,这些被称作伊卡石的古文明遗迹上面居然刻画有人类和恐龙共处的图案。

比如这样一幅图,两个人似乎正在和一头恐龙打斗,一个人在正面吸引恐龙的注意力。另外一个人拿着斧子正要从背后偷袭恐龙,拿斧子的人以观众的视角看更近,所以画得更大。除去远小近大的构图因素,在恐龙面前那个人它直立的身高几乎到了恐龙的下巴,绝不是当今人类的体型。

再比如这幅图

一个人骑在三角龙的背上,手上似乎也挥舞着斧子一样的兵器,看起来像正在冲锋陷阵的骑兵。画中三角龙和骑士的体型比例大约和现在的牛马与人类的体型比例相似。这些石刻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不少人怀疑他们的真实性,但是类似的发现在别处也有。

苏联有一个叫巴亚诺夫的科学家,曾经在恐龙足迹化石旁边发现了人类的足迹化石,似乎人类和恐龙曾经同时存在。但他的同事们建议他不要试图发表任何有关此事的信息,因为这太惊世骇俗了,对他的职业生涯是不利的。这样看来,本篇玄幻故事还有进一步的版本。在羿大战巴蛇之前,可能还存在着史前怪物猎人大战泰坦巨蟒呢。

最后引用电影《指环王》里的经典台词: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其实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就会遗忘一部分重要的历史,更何况经过了千万年之久。有多少历史的真相被时间所掩盖,就算其中一部分有机会能够被发掘出来重见天日,但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正视它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hxfhnt.com/shzc/1504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