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体格检查仅能检查身体各部表浅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
表浅淋巴结分布
(一)头颈部
颈部淋巴结群见图3-2-10。
1.耳前淋巴结
位于耳屏前方。
2.耳后淋巴结
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部位。
5.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下颌舌骨肌表面,两侧下颌骨前端中点后方
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二)上肢
1.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图3-2-11):
(1)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2)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3)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4)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5)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滑车上淋巴结位于上臂内侧,内上髁上方3~4cm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三)下肢
1.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它又分为上.下两群(图3-2-12):
(1)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
(2)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纵组或垂直组。
2.腘窝窝淋巴结位于小隐静脉和腘静脉的汇合处。
检查方法及顺序
(一)检查方法
检查淋巴结的方法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征象(包括皮肤是否隆起,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这里所说的滑动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这有助于淋巴结与肌肉和血管结节的区别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前面或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被检查者卧位时,检查颈部淋巴结见图3-2-13。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检查腋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前臂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时由浅及深至腋窝各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右)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右)前臂.以有(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图3-2-14)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二)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领下、领下、领前、领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应按腋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腹股沟淋巴结(先查上群后查下群)腘窝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病因及表现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炎症初始,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炎症时,淋巴结较硬,最终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
2.单纯性淋巴结炎为淋巴结本身的急性炎症。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呈中等硬度,有触痛,多发生于颈部淋巴结。
3.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4.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或腰窝淋巴结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等;细菌感染见于布氏杆菌病.血行弥散型肺结核、麻风等;螺旋体感染见于梅毒.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原虫与寄生虫.感染见于黑热病、丝虫病等。
2.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