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检验科杨新宏
患者男,55岁,既往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规律应用口服药物治疗,12天前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升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未触及,脾肋下4cm可触及。
血常规:WBC.78×10^9/L,RBC3.83×10^12/L,HBg/L,PLT12×10^9/L。
骨髓象分析:
1.骨髓涂片手工分类原始细胞占83.5%。
2.从体积上看存在明显大小不等的两群原始细胞(箭头所示为大细胞)。
大的原始细胞占27.5%,胞体圆形;浆量中等或丰富,蓝色,部分细胞浆中有粉红色颗粒;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细致或粗糙;可见核仁。
小的原始细胞占56.0%,胞体圆形;浆量少或极少,蓝色;核圆形,染色质细致聚集,核仁隐显不一。
外周血图片:
1.手工分类外周血原始细胞占53.0%。
一部分细胞形似单核细胞,胞体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浆量丰富,淡蓝色,有细小粉红色颗粒;核圆形、不规则形、有扭曲折叠,染色质粗糙;核仁隐显不一。
一部分细胞形似淋巴细胞,体积偏小,圆形;浆量少,淡蓝色;核圆形,染色质细致凝聚;未见核仁。
可见成熟单核细胞占13%。
骨髓原幼细胞POX染色:阳性率15%
外周血原幼细胞POX染色:21%局灶性强阳性
骨髓原幼细胞NAE染色:36%弥散、局灶或点状弱阳性
骨髓原幼细胞PAS染色:弥散弱阳性
流式细胞报告单:
备注: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年Boggs发现CML急变病例除了有原始粒细胞形态特征外,有的还有原始淋巴细胞特征,提出CML是一种多能干细胞的疾病[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旦急变是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CML终末期细胞形态变化大,可表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任何亚型,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白血病。这说明CML系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变[2]。
95%的CML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费城染色体(Ph)t(19;22)产生一个ber—abl融合基因,现认为CML从慢性期到急变的过程,是由于衍生了新的肿瘤克隆[3],使原单一克隆性白血病细胞株衍变为多克隆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对正常干细胞的损害,抑制了原有Ph+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也易导致耐药细胞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CML急变后疗效不佳的关键所在。急变累及的是多功能干细胞[4],BP后Auer小体少见,HLA—DR阳性率高。PAS呈较强的团块状阳性反应,提示髓系急变起源于更早的干细胞阶段,而淋系急变检测所显示的早期B淋巴细胞的免疫特征,同样也表明急变细胞可能起源于更早期、分化程度更低的多能干细胞阶段,BP时疗效差,类似于急性未分化白血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BoggsDR.Hematopoieticstemcelltheoryinrelationtopossiblelymphoblasticconversionofchronicmyeloidleukemia[J].Blood:44:.
[2]杨天楹等主编.临床血液学进展[M].北京联合出版社,:13.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技出版社,:
[4]骈淮媛.曹履先,艾辉.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4(1):29
检验视界网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白癜风有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