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对你的书有争议,比如内容浅薄?
你对公众事务的关心似乎不太热情?郭敬明:我关心,但是我不爱说我不会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议论,最多是跟朋友聊聊天说一说,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所以我很怕自己的观念影响到别人,我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我的性格不喜欢让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媒体经常拿你跟韩寒比较,你不关心?郭敬明:我不在乎,我不关心,我特别不关心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韩寒,每个人都是“公众知识分子”,那谁去编杂志?谁去写书?谁去开餐厅?谁去拍电影?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天天在网上说事,没有人做事了
你的理想是什么?
谈韩寒——我真的一点都不关心
郭敬明:那不会,我好想得“茅盾文学奖”,我毕生的理想就是如果有一天得了这个奖项,我会笑死的
郭敬明:一方面我希望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我希望自己的名字是可以留在人们心里的,可能10年,20年,甚至是50年之后,大家回想起来会说,“我曾经在那个年代看过一个作家,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作家,他可能影响了一批人,影响了一代人”
郭敬明:我觉得无所谓比如倪匡老师就说过,“我觉得小说就是两种:一种是好看的,一种是不好看的好看和不好看的区别,就是销量决定的,销量越好的作品就越好看,因为越多的人选择它,其他的说白了都没有用郭敬明的销量已经证明了一切,所以我觉得他是大师”
郭敬明:每一个作家都有权利或者义务呈现他眼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就是很物质的,人们就是很浮躁的,人的精神很空虚的,我就是要把它呈现出来,这是一个作家的权利会有这样的评价,无论你商业上做得多么成功,还是很难赢得作家同行的认同?
谈成功——赚钱不是目的只是结果
“茅盾文学奖”和你的路数不同?
财富对你而言有多重要?郭敬明:财富是你勤奋工作的回报,比如你写了很好的一本书,大家都认可,你的销量就会很高,所以你一定会赚很多钱但是钱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结果
谈创作——不是我浅薄,现实如此
大家质疑你参加作协为寻求身份认同?郭敬明:我挺主流的我的生活方式,我的态度,我的家庭观念都是一个非常主流的人比如我能够进作协,我觉得为什么不呢?这又不是一件坏事儿,而且从某个意义上说,是代表前辈对你的认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从新概念文学大赛获奖算起,郭敬明已出道十年十年里,围绕他的争议从来就不曾间断:炫富、抄袭、自恋……然而,大家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这个27岁的年轻人,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一年时间里创造了近3亿元的财富,属于郭敬明自己的商业版图正慢慢展露出雏形面对媒体采访,郭敬明给自己成功这样做结:“我的成功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