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男,顾名思义,就是永远长不大的男子,或者是依赖母亲的男性。“奶嘴男”通常心智没有成熟,也往往缘于他们有一个对他们庇护的太好的妈妈,所以享受母亲的怀抱,而不愿意长大。面对这样的男人,你时时会觉得累,因为他是另外一个“孩子”。一项调查显示,70%的未婚女性觉得男友“性格软弱”、“没有担当”,称他们为“奶嘴男”。奶嘴男:是指那些自幼被家长溺爱,缺乏独立性思考,缺乏处事能力,事事唯母独尊。没有脱离开父母的经济、思想和行为控制,凡事都乐意听从父母的意见,自己没有主观判断和决断事情的能力。这主要因为父母喜欢用爱把孩子包裹起来,帮他安排好一切,使男孩变得柔弱、拒绝成长,受一点委屈和打击就回避、退让或放弃,即“蛋壳心理”。许多人成年后仍与母亲保持着“共生状态”,不希望和母亲分开,对象也找“能照顾我”的另一个“妈”。显然,此时已是一种“病态共生”。在妈宝男的排位里,肯定会是这样的:1、父母,2、自己,3、自己,4、自己,5、自己。。。。无限循环的自己。如果你找了个妈宝男结婚,那你就是开启了thehardwrongway模式。最近和同事聊天,“妈宝男”这个词出现在我们的话题里。忽然意识到周边藏着不少这类人。事实上妈宝男绝不限于婚姻,在职场和其它生活领域,到处都充斥着妈宝男,或奶嘴男的影子。世界顶级流媒体公司Netflix,有一个准则:“我们只招成年人。”阿里前首席人力官彭蕾,也曾阐述过阿里的人才观:“皮实。”上面这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你应该知道,没有任何人有义务主动跪舔你、哄着你。职场妈宝男总是要找一个“妈妈”的角色,然后开始“社会撒娇”。不管多大年龄,喜欢耍萌,喜欢撒娇,局外人感觉特别恶心,自己感觉特别良好,有陶醉感。每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生中最原始与最基础的人际关系,它塑造了我们的一生。终其一生,我们拥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对原生家庭的某种复制。无论是谁,都逃不开这条定律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超出想象,一个亲切的、确定的、平和的母亲不仅可以满足婴幼儿最根本的安全需求,而且可以鼓励他探索更广阔的人生。试想一下,无论孩子走多远,每每回头一看,母亲总在原地守候。那种安全与勉励可想而知。妈宝男分两种。常见的一种是和妈妈“关系好”,自己内心不想长大的孩子。20、30岁,甚至40岁了,都需要从妈妈那里获得爱、获得照顾、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