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各医疗机构都会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今年是我国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保证生命健康”,今天就来聊聊儿童疫苗接种的一些内容。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每个婴幼儿基本上都需要按国家规定接种疫苗,除非是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或者其他的原因不能接种疫苗,其他的孩子都必须接受疫苗接种。一般疫苗有国家强制接种的一类疫苗,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也有非强制接种的二类疫苗,大部分都是自费的。预防接种是将疫苗(用人工培育处理后的病原微生物)接种到健康人的机体内,使个体或群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群体不受病原体的感染和发病,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人获得了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但由于疫苗是生物制品,毕竟是异种物质,也有极个别人在获得保护的同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接种制品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不相同。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种: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一、全身反应
1、过敏性皮疹
各种预防接种均可使部分儿童出现皮疹,皮疹类型多种多样,一部分皮疹可能与过敏有关,还有一部分与注射活疫苗有关。
2、晕厥
接种时,儿童由于过度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造成的暂时性脑缺血,从而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
3、发热反应
部分儿童在接种灭活疫苗后6-24小时体温升高,接种减毒活疫苗,出现发热反应较晚,一般在5-7天开始有短暂的发热,这也说明接种疫苗1周内出现的发热,要考虑大多数与疫苗接种有关。发热病程一般持续1-2天,很少有3天以上者。我国规定,发热体温在37.1-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38.6℃为强反应。
4、消化道症状
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及腹泻,一般病程3-7天。
5、其他症状
部分儿童在接种灭活疫苗后出现全身乏力、倦怠、头痛、眩晕、全身酸痛、食欲降低等症状
6、过敏性休克
极少数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循环障碍等,发病越迅速,病情越严重,大多数有生命威胁的反应始于预防接种后10分钟内,需要密切监测,及时抢救
二、局部反应
大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者是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局部浸润红肿及疼痛症状,但多数人红肿范围都不大,一般在24小时至48小时慢慢消退,偶尔也有局部淋巴结肿痛或有体温上升等。绝大多数皮内接种卡介苗者,会在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现象,继而化脓或溃疡,3周至5周或数月结痂,自行脱落,因此如果是接种卡介苗,绝大多数孩子会出现局部肿块,家长不用紧张。
根据局部肿块大小和发热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反应:
1、弱反应:红肿块小于2.5厘米,两天内消失,体温可有轻度上升(37.1℃~37.5℃);2、中反应:红肿块2.5~5厘米,体温37.6℃~38.5℃;3、强反应:红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局部淋巴结肿大,体温38.6℃以上。
第二部分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怎么去处理
一、全身反应的处理
1、出现全身反应者,如果孩子精神及一般情况均好,可以在家观察,酌情给予对症处理。如出现发热可以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如果出现腹泻需要口服蒙脱石散及益生菌等,如果孩子经审查、哭闹明显、持续高热不退,医院就诊。
2、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应立即进行肾上腺素注射,及时救治,治疗后需要留院十二个小时以上密切观察,预防出现晚期过敏反应,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二、局部反应的处理
出现局部反应者,轻症儿童一般不用处理,暂时观察。症儿童需要进行处理。使用干净的毛巾对红肿地方进行热敷减轻疼痛,帮助消肿。
对于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局部红肿则不能进行热敷。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伴有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病率在0.5%至4%之间。对于淋巴结肿大发炎的小于1厘米的不需处理,超过1厘米的不能自行消退的,禁止随便挤压切开排脓,以防更加严重的感染,医院就诊后进行局部穿刺排脓。
第三部分哪些情况下需要暂缓或不宜儿童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对传染病能对儿童起到极大的预防作用,最低限度地减少传染病发生,预防接种的效果远大于不良反应的危害。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疫苗等生物制品在生产工艺上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预防接种的副作用也会越来越小,不良反应程度也将逐渐降低,但是医务人员在对儿童进行预防疫苗接种前,应该详细询问孩子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暂缓或不宜儿童疫苗接种。
儿童有下列情况要暂缓或不宜进行疫苗接种: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需要等待疾病好转后方可进行接种;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6、未得到良好控制的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儿童不宜接种;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8、由于免疫球蛋白影响疫苗接种的成功率,最近注射过免疫球蛋白的儿童,6月内不适宜接种疫苗;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总之,预防接种可以减少病原体感染儿童的机会,保护儿童。只要能够正确了解儿童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家长在孩子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映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儿童呼吸与哮喘专科简介
西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成立于年,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按照指南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诊治和长期管理,哮喘患儿获得了较高的控制水平。儿童哮喘专病门诊由学科带头人侯伟教授负责,现有专科医师13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3人。现为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学会、陕西省保健学会儿童哮喘防治委员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陕西省儿科标准化诊治及质量控制专委会和陕西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主委单位。儿童呼吸与哮喘专科设有:儿童哮喘门诊、儿科呼吸疾病门诊、小儿肺功能室、特异性免疫治疗室、小儿支气管镜室和呼吸专业病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