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浙江宁波鄞州区的老谢住院了,肝脏肿大,重度肝损伤。老谢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疾病,是因为他给自己“治病”导致的:用自己亲手种的“三七”泡酒,喝了半年,直到医院,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
三七
专家提醒使用中药材是件很复杂的事,用药前要经过药剂专家鉴定,或查询权威资料确认,否则这药材是否可以入药、是否适合使用者的体质、如何炮制等,都可能对健康有影响。喝了几年“三七”药酒
他突然重度肝损伤住院
老谢今年50多岁,三年前,他突然出现血尿症状,家人很担心,但无论怎么劝,医院去看病。
当时恰巧有亲戚去云南旅游,听人介绍三七泡酒可以治疗血尿,就给老谢带了点回来。医院,这种方式更容易被老谢接受,他喝起了“药酒”。奇的是,这药酒喝了个把月,血尿真的不见了,老谢大喜,把药酒视为珍宝,断断续续地喝着。
因为没有再去买三七,药酒越泡越淡。老谢听说邻居从河南挖了几株“三七”在种,就去要了一株自己培植。
(图片来自网络)
“养了一段时间,长势还不错,去年下半年收成了几株,晒干准备泡酒。”老谢回忆说,当时很开心,但家人不放心,特意上网查了资料,跟三七比对了一番,觉得“几乎一样”。
去年底,老谢喝上了自己亲手种、亲手泡的“三七药酒”,感觉不错,直到前段时间,连续几天不明原因的发烧,医院去看过,但几天都不退,只医院的感染内科。
入院后检查,医生发现老谢肝功能异常,出现腹水、黄疸进行性升高,CT检查显示肝脏肿大,出现重度肝脏损伤。
一字之差
活血良药变毒药
老谢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严重的肝脏损伤?感染内科联系肝科医生会诊,几位医生反复询问患者的服药史,最后问老谢是否擅自吃过一些土中药,老谢一家才联想到喝了好几年的三七药酒。
医生让老谢家人带来一株自己种的“三七”,医院傅厚道主任中药师看过后,翻查文献,仔细比对,最后确认:老谢自家种的根本就不是三七,而是菊科植物土三七。
傅厚道介绍,三七属五加科植物,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而这棵土三七,是菊科植物。由于药名相近,老百姓常常把土三七混淆为三七。它虽然也有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能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对肝脏易产生极大的损伤,且伤害无法逆转。
老谢已经住院治疗了好几天,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未脱离危险。肝二科主任钱云松主任医师说,如果病情控制不好,一旦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需要肝移植。
新闻加点料
据了解,不少市民都喜欢在家中自制药酒以滋补保健或预防疾病,然而中药专家就提醒:用药有风险,泡酒需谨慎!
品名和外形傻傻分不清民间的偏方、土药很多,中药品名相近、外形相似的很多,而且不少常见的中药都有正名和别名之分,市民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稍有不慎就可能服用有毒的药物。如何炮制需因人而异不少常规使用的中药,也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使用,擅自盲目服药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何首乌,蒸煮时间不同,药效完全不一样。药材年限不同也影响药性此外,药材年限不同对药性也有影响,比如三七,要3年以上才能入药,否则有效成分不足,药效不明显。泡酒药材处理有讲究将所需药材直接扔进酒中进行泡制,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一般制备药酒的药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捣碎成粗颗粒状。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泡制处理。洗净晒干后,一般比较坚硬的皮、根、茎类的药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质的根茎,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药材则可击碎。动植物药材宜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这些中药泡不得!1马钱子马钱子毒性较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如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2川乌、草乌此药炮制和煎煮后,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3水蛭中医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
4苍耳子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苍耳子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大家都在看●蚊香花露水out啦!这些植物驱蚊有奇效
●推荐一道靓汤,祛湿健脾首选
●怀孕女博士和爱因斯坦都因它丧命,这种病青壮年都要提防
来源:广州日报、钱江晚报
更多健康资讯请“惠报健康”↓↓↓
(联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治疗白癜风治疗世家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