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层出现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耦合后,胚体远近轴继续从背侧向腹侧内卷,内胚层肝胆分化支从卵黄蒂处向前分化,受到前期心肺分化支的阻挡发生逆时针方向内旋分化运动;后端的中胚层脾脏分化支向后分化,受到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分化支的阻挡发生顺时针方向的内旋分化运动;这样胚胎前后两端形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内旋分化运动,内部器官分化支就出现胚层分化的另一轴性,用古中医的讲解就是西北-东南轴性,偏离了胚胎的远-近轴;由此产生了胚胎前后分化支发育运动左右不平衡性;后天生理结构上虽然看不出差别,但是在功能上就表现出了差异。
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的“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真正机理所在。
古人还利用这一分析用作判断男女性别在经脉形成上的差异,认为男性偏于前端的逆时针内旋分化,女性偏于后端顺时针内旋运动,这就是《素问·玉版论要》中:“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的真正机制所在。
由此我们也就是知道中医对于男女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把握相当准确,男性偏于胚胎前端内旋发育,女性偏于胚胎后端内旋发育。这一机制非常重要,不但在诊疗中相当重要,也是中医分开男科和女科的基本原则。
作者:李茂春
编辑:李振明
愚一生之心血,旨在言传古之先贤大德之慧命也
本文为作者多年对中医经典学习思考,感谢大家扶正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