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预
防
指
南
夏天的到来天气开始慢慢变热,天气变得干燥湿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病症: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儿童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3~5天,孩子没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是孩子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症状。
温馨提醒:
孩子患病期,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适当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口腔内有疱疹,而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有疱疹。
严重程度不同:
疱疹性咽炎不易出现重症患儿。感染后1到3天发病,一般7到10天会自愈。
手足口病有一定比例会转成重症。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则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死亡。
温馨提醒:家长应多注意观察孩子手、脚、臀部有无疱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饮食营养均衡
对于孩子来说,饮食营养均衡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辛辣、太咸、太硬的食物。食物最好是新鲜的,菜、肉要清洗干净做熟了才能吃。
2.避免到人员密集或封闭的场所
公共场所人多嘈杂,很可能就有感染源,封闭的场所更不利于病毒驱散,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感染病菌。
3.做好家庭卫生
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卫生也是阻断传染源的重要方法,每天定时清洁,并多开窗通风。
4.每天检查孩子的健康
家长每天都应该观察一下孩子的体温,检查一下孩子的皮肤有没有变化,一旦发现发烧、皮疹等情况就要及时治疗,不能耽误。
请您配合
近期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温馨提醒各位家长应冷静应对,和学校强强联手,做好隔离保健护理措施:
1.家里和学校都需做好保健、卫生防御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
2.各位家长需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孩子出现疑似病情,如:高烧、咽红、食欲不振痛等,请第一做好在家隔离,并主动告知班级老师,以便班级进一步加强消毒措施;如孩子在学校出现疑似病情,学校将在进行隔离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学生隔离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或口腔起疱疹,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并将病例拍照发给班级老师,并配合园区做好相关疾病防控要求,不可隐瞒病情或带病来园。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孩子的健康需要家园携手共同守护!
扫码